欢迎登录中国名师工作室网

学段 总站
首页>名师工作室动态

《非遗扎染技法》培训心得体会

来源:日期:2025/11/22 11:11:18
分享到:

此次幼儿园组织的扎染培训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传统工艺、优化幼儿艺术教学的新窗口。从扎染的文化脉络到幼儿教学的适配策略,从安全规范到课程设计逻辑,每一项理论知识都如同 “指南针”,为后续开展扎染教学实践指明了方向,让我收获了远超预期的认知成长。

一、读懂扎染文化:从 “工艺技巧” 到 “育人载体” 的认知升级

培训开篇,导师以 “扎染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为主题,系统梳理了这项非遗工艺从古代民间走向现代艺术领域的发展脉络。从云南白族扎染的 “青出于蓝”,到现代扎染在服饰、家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一张张图片、一段段视频让我意识到:扎染不仅是一项手工技能,更是承载着民族审美、历史故事的文化载体。

二、掌握教学适配性:让理论为 “幼儿视角” 的课程设计护航

小班幼儿手部精细动作尚未发育完善,可侧重 “感官体验”,通过观察扎染作品的色彩、纹理,触摸不同材质的布料,激发对扎染的兴趣;中班幼儿可引入 “简单概念”,如认识 “折叠”“捆扎” 等基础动作,了解 “蓝色”“白色” 的色彩搭配;大班幼儿则可尝试 “创意表达”,结合主题活动(如 “春天”“动物”)设计扎染图案,学习用语言描述自己的创作想法。同时,导师还分析了幼儿在扎染活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 “对染料颜色的认知偏差”“难以保持耐心完成步骤”,并提供了对应的引导策略 —— 这些理论支撑,让我避免了 “想当然” 的教学设计,确保后续课程能真正贴合幼儿的发展需求。

、学习课程融合:让扎染成为连接多领域教学的 “纽带”

扎染不仅能融入艺术领域,还能与科学、语言、社会等领域深度结合:在科学领域,可引导幼儿观察 “染料在水中的扩散速度与水温的关系”“不同材质布料的染色效果差异”,培养探究精神;在语言领域,可围绕扎染故事、作品创意开展 “看图讲述”“创编儿歌” 活动,提升表达能力;在社会领域,可通过了解不同民族的扎染文化,培养幼儿的文化包容心。

此次培训未丰富的理论知识为我搭建了完整的扎染教学认知框架。从文化内涵到教学适配,从安全规范到课程融合,每一项内容都为后续的实践打下了坚实基础。未来,我会以此次理论学习为起点,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设计具体的扎染教学方案,让传统工艺真正走进幼儿园课堂,成为滋养幼儿成长的优质教育资源。

 

 

 

方正县城北幼教中心

2025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