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中国名师工作室网

学段 总站
首页>名师工作室动态

《非遗扎染技法》培训心得体会

来源:日期:2025/11/22 11:09:49
分享到:

在参与幼儿园非遗扎染技法培训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传统技艺与幼儿教育的融合不仅是文化的传承,更是一场充满创造力的教育实践。从技法学习到活动设计每一个环节都让我对扎染的价值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理解。

扎染作为一项历史悠久的非遗技艺,其捆扎、折叠、浸染等步骤对成人而言或许简单,但对幼儿来说却充满挑战。培训中,我学习到需将技法简化与游戏化“折叠扎法”与几何认知结合,引导幼儿折叠出三角形、方形,再染色观察图案变化。选择薄棉布、无纺布等柔软材质,避免化纤布料易滑脱的问题;使用食品级色素或天然染料(如洋葱皮、紫甘蓝),确保安全无刺激。漆染、冰染等染色方式更是让人眼前一亮。这种转化让扎染从“高深技艺”变为“可触摸的探索游戏”,幼儿在操作中既能体验传统工艺的乐趣,又能自然习得手眼协调、空间感知等能力。

扎染活动不应局限于美术领域,培训中分享的跨学科设计让我深受启发科学与艺术融合通过“颜色变变变”实验,让幼儿观察红黄蓝三原色混合后的变化,再尝试在扎染中调配色彩,理解“渐变”原理。语言与文化渗透在活动前讲述故事,引导幼儿用词汇描述图案(如“我的花纹像彩虹”“像小动物的脚印”),并鼓励他们编创扎染故事,将技艺与语言表达结合。在折叠扎法中引入对称概念,让幼儿通过折叠布料、观察染色后的图案,直观感受“对称美”;或通过测量捆扎长度、比较染料用量,渗透基础数学思维这种整合式设计让扎染活动成为幼儿综合素养发展的载体,避免了单一技能训练的枯燥性。

非遗教育不仅是文化传递,更是责任教育操作过程中,我还考虑到要求幼儿佩戴手套、围裙,养成防护习惯染色环节在通风区域进行,防止染料气味引发不适。模拟“染料溅入眼睛”“皮肤过敏”等场景,学习冲洗、消毒等急救措施,确保活动安全有序。这些细节不仅保护了幼儿身体,更通过言传身教传递了“尊重传统、谨慎操作”的态度,让非遗教育更具温度。

回顾培训过程,我深刻体会到非遗扎染进幼儿园,核心不是复制技艺,而是播种文化基因。幼儿或许无法理解扎染的历史渊源,但通过亲手捆扎、染色、展开布料的瞬间,他们能直观感受到“平凡布料变艺术”的神奇,这种体验会成为他们文化认同的起点。未来,我计划将扎染活动与节日主题结合(如端午节染香囊、母亲节染手帕),让技艺承载情感相信通过持续探索,扎染这一古老技艺定在幼儿心中绽放新的生机。

 

方正县城北幼教中心

2025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