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中国名师工作室网

学段 总站
首页>名师工作室动态

《非遗扎染技法》培训心得体会

来源:日期:2025/11/21 13:58:28
分享到:

近期参与幼儿园扎染活动培训,接触到植物染料、冰染等多种扎染方法,这段充实的学习经历不仅让我掌握了实用的教学技能,更让我对传统艺术与幼儿教育的融合有了全新思考。作为幼儿园小班教师,我深知启蒙阶段的艺术教育对孩子审美感知、动手能力的重要性,而扎染这门古老又灵动的艺术,恰好为幼儿打开了一扇感受美、创造美的大门。

培训中,植物染料的制作与使用让我印象尤为深刻。从采摘艾草、栀子果、蓝草等天然植物,到经过晾晒、研磨、熬煮提取染料,整个过程充满了自然的气息与探索的乐趣。当看到原本普通的白布在栀子果染液中变成温暖的淡黄色,在蓝草染液中晕染出清新的天蓝色,我真切感受到了自然与艺术的奇妙联结。这种源于自然的染色方式,不仅安全无毒,契合幼儿活动的健康需求,更能让孩子直观了解植物的特性,培养他们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心。小班幼儿正处于感官发展的关键期,天然染料的丰富色彩和独特气味,能充分调动他们的视觉、嗅觉等多种感官,让艺术学习变得更具吸引力。

冰染法的学习则让我感受到了扎染艺术的“不确定性”之美。将白布折叠、捆扎后,覆盖冰块并撒上染料粉,冰块融化的过程中,染料会随着水流自然渗透、扩散,形成独一无二的纹理。这种无需刻意设计、全凭自然造化的创作方式,打破了传统艺术创作的刻板思维。培训现场,每位老师的作品都各具特色,没有两幅完全相同的图案,这种“不可复制性”正是扎染的魅力所在。这让我意识到,在幼儿扎染教学中,不必追求作品的“完美”,而应尊重每个孩子的创作过程和独特表达,让他们在自由探索中体验创造的快乐。

除了具体的扎染技巧,培训老师分享的幼儿扎染教学实践案例也让我受益匪浅。针对小班幼儿动手能力较弱的特点,老师建议简化操作步骤,比如采用皮筋、夹子等易于操作的工具进行捆扎,选择色彩鲜艳、染色效果明显的植物染料,让孩子在短时间内看到成果,增强自信心。同时,要注重活动过程中的安全引导,比如提醒孩子不触摸高温染液、正确使用工具等。这些实用的教学建议,为我后续开展班级扎染活动提供了清晰的思路。

通过这次培训,我深刻认识到扎染艺术在幼儿教育中的独特价值。它不仅能锻炼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培养耐心和专注力,还能让孩子在色彩与纹理的变化中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萌发文化自信。小班幼儿的创作可能稚嫩粗糙,但每一幅作品都承载着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作为教师,我们要做的就是为孩子提供充足的材料和自由的空间,鼓励他们大胆尝试、勇于探索,让他们在扎染活动中体验乐趣、收获成长。

今后,我将把培训中学到的植物染料、冰染等扎染方法融入班级教学活动中,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适宜的活动方案。我会带领孩子们走进自然,寻找可用于染色的植物;会和他们一起折叠、捆扎白布,期待冰融染开的惊喜;会耐心倾听他们对作品的解读,尊重每个孩子的独特想法。我相信,扎染这门古老的传统艺术,一定会在幼儿的指尖绽放出绚丽的光彩,成为他们童年记忆中一段珍贵的艺术体验。同时,我也会不断学习、探索,让更多传统艺术走进幼儿园课堂,丰富幼儿的艺术生活,助力他们全面发展。

202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