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扎染技法》培训心得体会
有幸参与幼儿园扎染技法专项培训,这段兼具传统韵味与童趣探索的学习经历,让我对非遗文化融入幼儿教育有了全新认知,也收获了实操教学与理念升级的双重成长。
培训中,我系统掌握了适合幼儿操作的扎染核心技法——从基础的折叠、捆扎,到用皮筋分段扎结、木夹固定、中心点旋转扎染等简易方法,每一步都充满巧思。老师们现场示范时强调,幼儿扎染无需追求复杂工艺,重点在于让孩子感受“捆扎-染色-拆开”的奇妙过程:当纯白布料在靛蓝、茜红等色彩中浸染,拆开皮筋的瞬间,独一无二的螺旋纹、云纹或几何纹意外呈现,这种“未知惊喜”正是吸引孩子的关键。同时,我也学到了幼儿园扎染的安全要点:必须选用无毒的植物染料或食品级染料,采用小组制教学并全程监督,避免孩子接触浓缩染料,做好皮肤过敏的应急准备。
更让我触动的是扎染背后的教育价值。原来这门古老的非遗工艺,能完美契合幼儿的发展需求:折叠、绑扎的动作能有效锻炼手部精细动作与手眼协调能力,色彩搭配与混合实验(如蓝黄叠加变出绿色)能启蒙审美与科学认知,而自主设计图案、尝试不同捆扎方式的过程,更是激发创造力与想象力的绝佳途径。培训中看到孩子们主动借颜料搭配、为自己的作品欢呼雀跃的案例,让我深刻意识到,扎染不仅是手工活动,更是培养孩子耐心、自信心与探索精神的载体。
此次培训也为我的教学实践指明了方向。未来,我计划将扎染融入日常教学:设计“我的彩色小手绢”“扎染围巾送妈妈”等主题活动,结合白族扎染等文化背景做简单科普,让孩子在动手操作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注重跨学科整合,将扎染与数学(对称规律)、社会(民俗文化)、环保(染料回收)等知识结合,实现综合性学习目标。
扎染为幼儿园艺术教育打开了一扇新窗,它让传统活起来,让孩子在趣味中成长。作为幼儿教师,我将把此次学到的技法与理念运用到教学中,让更多孩子感受扎染的神奇与美好,在传承非遗文化的同时,守护他们的创造力与好奇心。
方正县城北幼教中心
2025年11月17日
文章发布排名
- 284篇1刘宇航名园长工作室思政课名师工作室
- 108篇2广东省科技教育廖仁生名师工作室
- 70篇3成都市汪在文名校长工作室
- 65篇4辜晴名师工作室
- 56篇5湖南省陈全宝名校长工作室
- 52篇6李建华名校长工作室
- 51篇7宋金平名师工作室
工作室评测排名
- 3020分1甘肃省景耀勇名师工作室
- 2707分2周开军名师工作室
- 2119分3江宁区李彰有名师工作室
- 2012分4社旗县第二高级中学历史名师工作室
- 1740分5张贵栓名师工作室
- 1717分6袁朝乐化学名师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