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级物理教案20.2电生磁
主备人 | 努尔艾力·阿巴斯 | 授课人 | 努尔艾力·阿巴斯 | 授课时间 | 2024年4月2日 | ||
课题 | 20.2电生磁 | ||||||
授课课时 | 第 1 课时 | 总课时 | 共 1 课时 | ||||
素 养 目 标 | 物理观念: 1.认识电流的磁效应,初步了解电和磁之间有某种联系. 2.知道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相似. 3.会用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或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 科学思维: 通过观察直导线电流磁场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实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科学探究: 通过对实验的分析,提高学生比较、分析、归纳得出结论的能力. 科学态度与责任: 通过认识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妙,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实事求是态度,初步领会探索物理规律的方法和技巧. | ||||||
教学重点 | 奥斯特实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及其应用。 | ||||||
教学难点 |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安培定则。 | ||||||
教学方法 |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实验法、列举实例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 | ||||||
教学 准备 | 教 师 | 奥斯特实验器材一套、通电螺线管、小磁针、多媒体课件等. | |||||
学 生 | 电流的磁场演示器10组、小磁针60个、课本、练习本、笔等 | ||||||
教 学 过 程
| 教 学 活 动 | 二次备课 | |||||
导入新课:故事导入 奥斯特的故事 奥斯特是丹麦物理学家,他从小聪明好学,1794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哥本哈根大学学习,后来成为这所大学的物理教授。 他相信各种自然现象间存在联系。经过长时间用实验寻找,在多次失败后,1820年,奥斯特在课堂上做实验时发现了电和磁之间的联系。 新课内容: 探究点一:电流的磁效应 活动1:针对导课的问题,老师让学生交流、讨论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需要哪些实验器材?
根据学生所设计的实验,让学生动手验证。根据实验现象,阐明自己的猜想。 学生总结:导线通电后,发现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通电导体周围能够产生磁场。 那么要想让小磁针偏转的方向相反,然后如何操作?这又说明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归纳总结: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磁场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有关。这就是电流的磁效应。 活动2:其实我们今天研究的问题早在1820年丹麦伟大的物理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偶然的实验中就发现了电和磁之间是有联系的,他是怎样做这个实验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视频吧!播放视频! 探究点二:通电螺旋管的磁场 活动1:看了这个视频实验后,大家觉得与我们刚才做的实验相比,有哪些不同吗?视频中的小磁针偏转的角度那么大,而我们实验的时候却那么小,可能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小组之间交流、发言。
活动2:小组之间试着讨论、交流一下,螺旋管的磁场特点。 如何改变螺旋管磁场方向?进行验证。 (出示投影),下面请大家看画面中蚂蚁和猴子是怎么说的,我们能否受到某种启示呢?学生之间交流、讨论螺线管的磁场方向如何规定?如果我们自己沿着电流方向走,北极在哪一边?你能用右手来概括通电螺线管的北极与电流方向的规律吗?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畅所欲言的发表自己的观点,在思维与思维的碰撞中,得出安培定则。 教师总结:伟大的物理学家安培通过实践发现在我们的右手上找到了规律,人们为了纪念他,把他总结的规律规定为安培定则。 内容: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一端就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
随堂练习 1.最早发现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的物理学家是( ) A.焦耳 B.欧姆 C.安培 D.奥斯特 2.如图所示,小磁针静止在螺线管附近,闭合开关S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3.如图是奥斯特实验的示意图,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4.下列做法中能够改变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方向的是( ) 5.如图所示的奥斯特实验是为了说明( ) B. 电流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 D.电流的周围存在着磁场 | |||||||
课堂 小结 | 在这节电生磁课中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教师最后进行引导归纳。 | ||||||
作业 设计 | 动手动脑学物理128页,第1、2、3题 | ||||||
板书设计 | 20.2电生磁
| ||||||
课后反思 |
文章发布排名
- 272篇1刘宇航名园长工作室思政课名师工作室
- 106篇2广东省科技教育廖仁生名师工作室
- 70篇3成都市汪在文名校长工作室
- 65篇4辜晴名师工作室
- 56篇5湖南省陈全宝名校长工作室
- 51篇6宋金平名师工作室
- 47篇7李建华名校长工作室
工作室评测排名
- 3020分1甘肃省景耀勇名师工作室
- 2707分2周开军名师工作室
- 2119分3江宁区李彰有名师工作室
- 2012分4社旗县第二高级中学历史名师工作室
- 1740分5张贵栓名师工作室
- 1717分6袁朝乐化学名师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