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中国名师工作室网

学段 总站
首页>名师工作室动态

大一班本土资源与扎染活动工作计划

来源:日期:2025/9/21 8:58:52
分享到:

一、工作目标

1、通过扎染活动让幼儿了解本土非遗技艺,感受传统工艺的审美价值。认识家乡的自然材料(如树叶、玉米、水稻等)和传统文化元素(如剪纸、扎染、陶艺)。

2锻炼手部精细动作(捆扎、浸染、拆线等),培养观察力、创造力与耐心。

3、激发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体验合作与分享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纯棉白布、方巾、旧衣物(提前煮沸去浆)。树叶、树枝、石子、稻草、泥土、花瓣等。

三、活动实施

第一阶段:文化感

活动1:故事导入
    通过绘本《蓝花坊》或非遗传承人视频,了解扎染的起源与图案寓意(如“蝴蝶纹”象征吉祥)。

·     活动2:材料探索
    让幼儿触摸不同布料,观察植物染料的颜色变化,讨论“为什么叶子能变成蓝色?”

第二阶段:技能学习

活动3:自然拼贴画——《家乡的四季》

材料:树叶、花瓣、树枝、胶水、卡纸。

步骤:观察不同季节的植物颜色(如春天的嫩绿、秋天的金黄)用材料拼贴出四季风景(如用枫叶贴秋天的大树)。

传统工艺体验——《小小非遗传承人》

活动4:简易剪纸

材料:红纸、儿童安全剪刀。引导幼儿剪出简单图案(如窗花、小动物)。

活动5:基础技法体验。捆扎法:用皮筋捆扎布块成球状,染出圆形花纹。夹染法:用木夹子夹住布料,形成直线或几何图案。滴染法:用滴管将染料滴在折叠的布料上,观察渗透效果。

第三阶段:创意实践

活动6:主题创作。“我的家乡”:用扎染布制作简易地图,标

注幼儿园、公园等地点。“四季变变变”:根据季节选择染料颜色(春-绿、夏-蓝、秋-黄、冬-白)。

活动7:合作项目。分组完成一条“扎染长卷”,每人负责一部分图案,最后拼接展示。

第四阶段:展示与延

活动8:成果展。举办“小小非遗传承人”和本土资源美术展览。

邀请家长参观,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9:生活应用将扎染布制作成书包挂饰、杯垫、头饰等,

延伸至日常使用。

在活动中,操作环节分小组进行,确保教师能关注每个幼儿的安全与需求。鼓励幼儿“试错”,如捆扎松紧不同导致的图案差异,培养探究精神。通过此计划,幼儿能在动手实践中感受本土文化的魅力,同时发展多元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20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