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美术作业管理新模式 赋能学生美术素养提升
构建美术作业管理新模式 赋能学生美术素养提升
贺兰县 卜强
一、引言
美术作业设计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教师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最终创作出美术作品的过程,能够有效地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也直接关系到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美术教师应强化作业设计研究,增强作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减少重复性、机械性作业。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而美术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综合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引领及核心素养大背景下,贺兰县实验小学积极探索美术作业管理的新模式,从设置分层作业、创新作业类型、加强作业教研、共享优质资源等方面切实提高作业设计质量。以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为核心目标,致力于打造具有特色的美术教育特色体系,让美术教育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价值。
二、案例背景
贺兰县实验小学现有7名美术专业教师,且具备基本的美术教学设施,但在以往的美术教学中,美术作业管理存在一些问题:作业内容缺乏系统性和创新性,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不够紧密;批改评价方式较为单一,侧重于技能评价,忽视学生的创意和情感表达;作业反馈不够精准深入,未能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导致学生对美术作业的积极性不高,美术素养的提升也受到一定限制。故优化美术作业设计,以核心素养和双减政策为导向,给学生全新的学习体验,不但能改变学生对美术的重新认识,还能优化学生的美学素养和审美趣味,贺兰县实验小学作业管理聚焦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四个核心素养,围绕“通过不同的形状及颜色,拼摆组合出各种物体及图案,线条的应用、作品欣赏、探索国画等锻炼学生手、脑、眼的协调配合,丰富学生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这一大概念展开。以课前作业、课中作业、课后作业三部分,积极探究分层次自主选择作业的形式,继而实现既全面又兼顾学生个体水平差异的目的,践行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润心、以美培元。
三、以提升学生美术素养为核心的美术作业管理措施
(一)作业内容设计注重系统性与生活性
1.构建主题式作业体系:依据《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将美术知识和技能融入到一个个生动有趣的主题中,如“留住秋天”“我爱校园”“可爱的班集体”“端午节”等。每个主题下设置多个作业任务,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探索和表现,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逐步构建起完整的美术知识体系,同时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和感受力。
2.联系生活实际拓展作业素材:鼓励教师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生活场景、自然环境、民俗文化等方面获取作业灵感和素材。例如,在学习“线条及色彩的运用”时,让学生观察校园建筑、树木、人物的线条特点,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绘画创作;在“走进自然”单元,大观念是人们喜爱自然,热爱探索自然,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了解大树的模样、花朵之美、可爱的小鸟、对称的鱼形、自然趣事,使美术作业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增强学生对美术的亲近感和认同感。
(二)多元化批改评价激发学生创作潜能
1.采用多样化批改方式:除了传统的教师全批全改,还增加了学生自评、互评以及师生共同评价等方式。在这说明的是保证每节课留有近10分钟时间做好评价:在学生自评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对照作业要求,反思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如构图是否合理、色彩是否协调、创意是否独特等,并写出自我评价和改进计划;互评环节,组织学生分组交流,互相欣赏作品,从不同角度提出意见和建议,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交流能力;师生共同评价则针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教师与学生一起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分析,让学生在互动中深入理解美术创作的要点和评价标准。
2.实施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摒弃单纯以技能技巧为主要评价依据的做法,建立涵盖知识技能、创意构思、情感表达、学习态度、文化理解多个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例如,对于一幅绘画作品,不仅关注画面的绘画技巧,还注重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主题是否清晰、新颖,以及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认真程度、创新精神和合作能力等。评价结果采用等级制与评语相结合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具体、有针对性的反馈信息,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自己的美术学习状况,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自信心。
(三)精准作业反馈与个性化辅导相结合
1.建立作业反馈档案:教师为每个学生建立美术作业反馈档案,详细记录学生每次作业的完成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建议。通过对学生作业情况的长期跟踪分析,教师能够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个体差异,为个性化辅导提供有力依据。
2.开展分层分类辅导:根据学生的美术基础和作业反馈情况,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和类别,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对于美术基础较弱的学生,重点加强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辅导,如绘画基本技法、色彩基础知识等;对于有一定基础且创意较强的学生,鼓励他们参加各类美术竞赛和社团活动,提供更具挑战性的创作任务和专业指导,进一步挖掘其艺术潜能;对于在某一特定领域(如手工制作、国画等)表现出兴趣和特长的学生,授课教师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在其擅长的领域深入发展,形成独特的艺术专长。
四、实施效果
(一)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明显增强
通过富有生活性和趣味性的作业内容设计,以及多元化的批改评价方式,学生对美术课的期待值大幅提高,主动参与美术学习和作业完成的积极性显著增强。课堂上,学生们更加积极地发言、提问,与教师和同学互动交流;课后,主动查阅美术资料、收集创作素材、尝试各种创作手法的学生越来越多,形成了良好的美术学习氛围。
(二)学生美术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1.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在完成一系列主题式作业和欣赏分析各类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从色彩、构图、线条、表现手法等多个方面欣赏和评价美术作品,审美感知更加敏锐,审美鉴赏能力不断提升。能够用较为专业的美术语言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对美的追求和向往也更加明确和强烈。
2.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发展:多样化的作业形式和鼓励创意的评价机制,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和自由表达的机会,学生的创新思维被充分激发。在作业中,学生们敢于尝试新的材料、技法和表现形式,作品的创意性和独特性日益凸显。同时,通过手工制作、绘画创作等实践活动,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得到了有效锻炼,能够将自己的创意想法转化为具体的美术作品,美术实践能力显著提高。
3.文化理解与传承意识增强:以传统文化、传统节日等为主题的作业设计,让学生在深入了解传统文化艺术的过程中,增强了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了文化传承意识。学生们能够将传统文化元素巧妙地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创作出具有浓郁传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美术作品,如以春节为主题的剪纸作品、以家乡古建筑、春节为题材的绘画作品等,使传统文化在美术创作中得以传承和发展。
(三)教师美术教学能力得到提升
在实施以提升学生美术素养为核心的作业管理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由贺兰县兼职美术教研员卜强老师承担贺兰县实验小学美术教师培训工作,丰富教学方法、提高专业素养,这促使教师在教学设计、课堂组织、作业批改评价以及与学生沟通等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升。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和作业设计,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显著增强。同时,教师通过与学生的密切互动和对学生作品的深入分析研究,也拓宽了自己的艺术视野和创作思路,为自身的专业成长注入了新的活力。
五、案例反思与展望
(一)存在的问题
1.美术作业资源整合利用不够充分:虽然注重了作业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但在整合利用校内外美术资源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对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如古建筑、陶艺、版画)等方面的资源挖掘深度不够,比如和贺兰县文创基地未能充分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导致学生接触和体验本土优秀文化艺术的机会相对较少;在网络美术资源的筛选和应用上,缺乏系统性和专业性指导,部分学生在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美术学习时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
2.跨学科融合有待加强:美术教育与其他学科之间具有天然的联系,但在实际教学和作业管理中,跨学科融合的程度还不够深入。美术作业的设计和实施主要还是局限于美术学科内部,未能充分整合语文、历史、科学等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构建更加综合、多元的美术学习情境,限制了学生综合素养的进一步提升。
3.家长对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和参与度参差不齐:部分家长对美术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美术学习只是一种兴趣爱好,对学生的学业发展没有实质性帮助,因此在学生完成美术作业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支持和鼓励。如有些家长对于学生美术课所需要的工具马克笔、陶泥、国画颜料等未能及时配备给学生,导致美术创作活动有了局限性,部分学生无法体验其美术乐趣,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美术素养的提升和美术作业管理的效果。
(二)改进措施
1.加强美术作业资源整合与开发:建立美术作业资源库,组织学校美术教师团队对本地的文化艺术资源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度挖掘,与贺兰县文创基地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参观、访问、实践体验等活动,拓宽学生的美术学习视野,丰富作业素材来源。同时,加强对网络美术资源的筛选和整合,为学生推荐优质的美术学习网站、在线课程、数字艺术作品等,并引导学生正确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创作,提高美术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和质量。
2.深化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加强美术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的沟通与协作,共同设计跨学科美术作业项目。例如,结合语文课文内容进行插画创作、根据历史事件绘制手抄报、利用数学知识进行图案设计和立体造型等,让学生在完成美术作业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跨学科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美术教学中,注重渗透其他学科的文化元素和思维方法,引导学生从不同学科角度欣赏和理解美术作品,拓宽美术教育的内涵和外延。
3.提升家长对美术教育的认识与参与度: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家长会、学校艺术展演活动等多种形式,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向家长宣传美术教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家长对美术作业的重视程度。定期向家长展示学生的美术作品和学习成果,让家长直观地感受到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成长与进步,增强家长对美术教育的认同感和支持度。同时,为家长提供一些家庭美术教育的指导方法和建议,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孩子一起开展简单的美术创作活动,如亲子绘画、手工制作等,营造良好的家庭美术教育氛围,促进学生美术素养的持续提升。
(三)未来展望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的日益提高,贺兰县实验小学将继续坚持以提升学生美术素养为核心的美术作业管理理念,不断探索创新美术教育教学模式和作业管理方法。未来,学校将进一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技术等,打造更加丰富多样、生动有趣的美术学习情境,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深入地感受和体验美术作品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灵感。学校还将进一步完善美术教育评价体系,建立更加科学、全面、多元化的评价机制,不仅关注学生的美术学习成果,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长与发展,为学生的美术素养提升和个性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使美术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大特色亮点,为学生的美好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文章发布排名
- 195篇1刘宇航名园长工作室思政课名师工作室
- 96篇2广东省科技教育廖仁生名师工作室
- 70篇3成都市汪在文名校长工作室
- 65篇4辜晴名师工作室
- 51篇5宋金平名师工作室
- 50篇6湖南省陈全宝名校长工作室
- 43篇7幸福职教工作坊
工作室评测排名
- 3020分1甘肃省景耀勇名师工作室
- 2707分2周开军名师工作室
- 2119分3江宁区李彰有名师工作室
- 2012分4社旗县第二高级中学历史名师工作室
- 1740分5张贵栓名师工作室
- 1717分6袁朝乐化学名师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