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卓越校长培养计划阶段性成果展示在成都举行
为进一步深化卓越校长培养体系建设,8月24日,四川省教师发展中心主办的“四川省第一、二期卓越校长培养计划阶段性成果展示暨第三期卓越校长工作室集中启动会”活动,在成都市石笋街小学校举行。省内外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及卓越校长培养对象等200余人参加现场活动,4.66万书记校长在线学习。活动得到四川省教育厅、“国培计划”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执行办公室、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国家级培训项目管理办公室的全面指导。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郅庭瑾教授、主任助理邓睿博士受邀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以“追求卓越,创领未来”为主题,通过成果展示、经验交流、专题答辩、引领示范等环节,全面展示了四川省卓越校长培养计划实施以来的成效成就与未来规划。中共四川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一级巡视员崔昌宏在讲话中表示:“我们要坚持高标准培养,研训融合,确保成果丰硕;要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肩负重任,不断前行;要坚持加强高水平建设,团队研修,合力攻坚。希望各位校长能够学以致用,率先垂范,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头雁’,为构建教育新发展格局贡献力量。”四川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处长罗瑜回顾了近年来四川省卓越校长培养计划的实施历程与经验成效,并对未来计划的进一步优化和精准实施提出明确措施。
郅庭瑾教授受邀担任高中学段专家组组长,对四川省第三期卓越校长培养计划学员领衔的名校长工作室建设汇报答辩进行了指导。从顶层设计、文化建设、团队协作氛围、创新能力及成果产出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指导,鼓励各工作室展现专业性和前瞻性,提升综合实力与创新能力,积极引领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勇担教育强省建设的重任。邓睿博士代表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以下简称“校培中心”)汇报了对卓越校长培养的思考与实践,分享了校培中心对卓越校长特质及其培养路径的研究成果以及“1+3+4+X”卓越校长培养框架与思路,介绍了校培中心承担的四川省卓越校长培养项目进展、成果、反思与展望。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学会、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及清华大学等著名高校和知名教育机构的专家与领导,围绕“问题导向、实践创新、成果导向”等核心理念,分别介绍了各自独特的培养模式与成功案例,展现了教育领域的深度合作与丰硕成果。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师工作与研究部主任、教育部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国家级培训项目管理办公室主任于维涛对各机构的经验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以“巴蜀校园长培养文化之光为中华叙事、世界文明添彩”为题,进行了讲座,从理论基点、实践原点的角度,阐释了川派教育家型校长的精神特质。
校培中心长期致力于卓越中小学校长培养工作,2009年以来,受教育部委托连续举办了18期全国优秀中学校长高级研究班,共培训学员577人;受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委托,先后举办了全国各地中小学名校长高级研究班,累计培训学员千余人。在培养造就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带头人,总结、传播本土教育智慧,引领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推进教育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产生了积极、广泛的影响,在教育家型校长培养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撰 稿:邓 睿
审 核:李政涛 田爱丽
编 辑:舒 扬
文章发布排名
- 110篇1刘宇航名园长工作室
- 65篇2广东省科技教育廖仁生名师工作室
- 56篇3成都市汪在文名校长工作室
- 53篇4辜晴名师工作室
- 37篇5湖南省陈全宝名校长工作室
- 37篇6幸福职教工作坊
- 33篇7李敏名师工作室
工作室评测排名
- 3020分1甘肃省景耀勇名师工作室
- 2707分2周开军名师工作室
- 2119分3江宁区李彰有名师工作室
- 2012分4社旗县第二高级中学历史名师工作室
- 1740分5张贵栓名师工作室
- 1717分6袁朝乐化学名师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