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中国名师工作室网

学段 总站
首页>名师工作室动态

打造学习共同体,促教师专业“茧式”蜕变

来源:日期:2023/4/11 16:31:22
分享到:

    

 fotor_2023-4-14_7_47_54.jpg

    

一、名师工作室的成功经验

近些年,在名师工作室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认识到,优秀的团队并非全部由优秀的个人组成,但优秀的团队一定能塑造出优秀的个人。教师从优秀走向卓越必须坚持三大境界,即是:理想信念、实践反思、学习提高。也可以说这是我们取得进步的主要成功经验。

第一,我们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成为“好老师”。教育是伟大的事业,关系到一个人的成长、千万个家庭的幸福;关系到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兴衰。我们时刻铭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教师是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奉献祖国的引路人。”教师要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我们工作室的学员正在基于这样的信念,才能不断成长,从优秀走向卓越。我们紧紧围绕“帮助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去引导学生做人”开展工作,坚持个人专业的持续发展,坚持把职业素养作为物理专业发展的必然追求,从而为服务学生、发展学校、成就自我奠定扎实的专业能力基础。   

第二,打造“学习共同体”。一个人如果停止了学习,也就变成了一桶死水,迟早有一天会枯竭。当水枯竭的时候,教师的工作就变成了重复、重复、再重复。所以,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为此,我们将整个团队打造成为“学习共同体”,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用心钻研专业知识、不断自我充电,更新知识储备,终身学习、终身研究。从课堂教学到教育践行,从撰写论文到课题研究,一路思考、一路创新。

第三,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名师工作室学员在学习中钻研,实践中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对学生成长的规律、认知规律、教育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因此,教书育人的专业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我们通过广东省中小学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名教师培养项目的培训和学习,从清远市名师工作室再到省级名师工作室的跨越式前进,并非一定要做出什么轰轰烈烈的事业或惊天动地的成绩,而是能在粗劣中发现伟大,平凡中发现神奇,枯燥中发现乐趣,寻常中发现美好,简单中发现奥秘。在这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应该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过程,这是教师自身自省和反思而在专业知识与技能态度上的个人成长或自我实现;另一方面是促使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这是学校或其它部门开展的各种提升专业的学习活动或培训活动,以期促使教师达到教师专业标准,促进教师得到专业成熟。我们号召每一位工作室学员都要理性规划自己的专业发展,从自然发展走向自觉发展,从理论学习走向教育践行,从学校骨干教师、县市骨干教师到省级骨干教师走向全省名师,最终实现教师个体从经验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的完美转身。

fotor_2023-4-14_7_47_47.jpg


二、创立名师工作室理念源于动力

“扎根山区”,是我们工作室的理念,其实有着很深的渊源。1990年,我毕业分配到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大富中学当教师,这是我教师职业生涯的真正开始,在我最初从教的十来年,我深切体会到:既然选择的教师职业,必须坚定自己的职业操守和教育信仰,不能简单地把教师职业当成谋生的唯一手段,如果这样,专业成长的生命力将缺乏持续的动力,并很快产生职业倦怠。这也是我当时在物理教学上持续不断进步的根本原因。一直到后来,我成为广东省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在新的起点上,我给自己做了新的定位:扎根山区、发展自己,带动他人。在广东省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这个平台上,我把“被他人学习”的过程当做梳理、总结和提升自己的一个契机,从而推动自己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突破、不断成长、继续前行。扎根山区,不忘初心,上学生喜欢的课,牢记教育的本真。好老师应不为名所困,做最好的自己,做幸福的老师。


fotor_2023-4-14_7_47_36.jpg

三、带领初中物理教师参与研修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这些年工作室取得的成果还是比较多的,比如课题方面我个人申报了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育研究课题“少数民族地区初中物理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实践与研究”,温巧老师主持了县级课题“农村学习物理小组合作评价与建设研究”,黄灵万老师主持完成了清远市第十七批重点课题“体验式物理实验教学情境创设的实践与研究”和省级课题“STEM理念下初中物理科技活动的实践与研究”。近年来,工作室共有2项市级教学成果奖和2项省级教育创新成果奖。

在教学研究方面,2018年工作室完成编写了《体验式物理实验教学案例探究》。工作室学员共撰写教育教学体会和读书笔记400多篇,在《中学物理》《中学物理教学参考》《理科考试研究》《教育教学研究》《广东教学报》《清远教育》刊物发表论文20多篇,由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体验式物理实验教学创设情境实践与研究》教育专著1部、《体验式物理实验教学创设情境实践与研究》课题成果集1本,《体验式物理实验教学创设情境》校本教材2本,出版工作室简报150多期。在工作室网站与微信公众号平台发表博文400多篇。建立了物理教学设计、教学课件、试题资源库等一批高质量的成果。2019年,工作室成果被《名师工作室发展建设优秀成果案例》和《中国名师工作室名录》发表。

目前工作室学员已获得县级基本功比赛一、二等奖6人,“一师一优课”县级优课10人,市级优课5人,省级优课3人。


fotor_2023-4-14_7_47_27.jpg

四、如何打造教师团队“学习共同体”

教师团队的“学习共同体”的打造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种途径:首先是坚持阅读,共同提升。其一,工作室的学员坚持阅读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籍。要教育学生,没有心理学知识是不行的。具体的书目是《教育心理学》《教育学》《不可不知的心理常识》等。其二,坚持阅读班级管理方面的书籍。工作室要求不管是不是担任班主任工作,教师都要读一些这方面的著作。一是为了以后当班主任作准备。二是为了提高我们的教育艺术。即使不是班主任,我们在教学中,也会面对一些“突发事件”。其三,要订阅一些教育方面和本学科方面报刊杂志。工作室购买了300本教育名著及其它教育科研书籍,制订规范的读书计划,要求工作室成员拟定个人读书计划,每人每月至少读一本教育名著,每月撰写一篇读书笔记和体会。做教育的,也要“与时消息”“与时偕行”“与时俱进”。因此,及时了解一些教育教学方面的消息,教师才能保持敏锐性。同时,教师个人的眼界也开阔了,格局也拓展了,境界也提升了。工作室学员还坚持每学期阅读一本经典名著,如,《当代心理学》《当今怎样做教师》(点评100个教育案例中学)

其次,我们坚持进行教育教学反思。“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的每堂课,我们处理的每一件事情,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工作室学员坚持写作,不仅仅写读书笔记,还写反思笔记、教学案例分析。2014年至今,名师工作室学员撰写读书笔记300多篇。写反思笔记除了可以提高反思的效果之外,还可以积累。当坚持写反思笔记的时候,会发现我们的思路变得清晰了,思考和认识也更加深刻了。再翻阅时,有的反思笔记可以提醒自己;有的反思笔记可以鼓励自己;有些则可以修改后投稿发表。这样,反思的效果将得到延伸。2018年,工作室完成编写了《体验式物理实验教学案例探究》。工作室致力于将名师工作室打造成学习的课堂,不断给予研修教师成长的动力和源泉,引领他们探索智慧教育的真谛。

最后,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坚持集体磨课。在展示活动期间,无论工作室是哪个老师上课,都是全员参与,集体备课、磨课,虚心听课,用心反思,积极开展问题研讨。在一次次听课、反思、研讨过程中,大家深深地感受到:开展扎实、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获益的不仅仅是授课教师,工作室全体学员的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能力也一次次得到了提高。通过一次次卓有成效的磨课苦练,从一节校级优课到县级优课再到市级、省级优课都需要认真用心,需要从实践到反思,再从反思到实践的螺旋式无数次反复演练。


fotor_2023-4-14_7_47_5.jpg

五、工作室多次开展“送课下乡”活动,走上提质之路

初衷源自工作室理念“扎根山区、聚焦课堂,成就梦想”。工作室成立以来,共承担各类培训30多场次,培训广东省骨干教师跟岗学习15人、培训市、县骨干教师150多人。2017年12月--2019年12月进行课堂教学直播50多节。工作室成员分别到清远市、阳江市、潮州市、肇庆封开、佛山市、河源市、韶关乳源、陕西省、江西省、呼和浩特、鄂尔多斯、成都、山东青岛等地进行教学示范展示。实现走遍连山、走出清远、走向广东、迈向全国的目标。工作室先后在连山中学、重庆渝北中学、内蒙古伊金霍洛旗高级中学、连山永和初级中学、连南民族初级中学、连山福堂初级中学、连山上帅中心校、连州北山中学、英德西牛中学、佛冈职业技术学校、连山禾洞中心校、连山民族中学、连州龙坪中学、连山太保中心学校、连南香坪中心校、封开县莲都中学、南丰镇侯村初级中学、韶关市乳源民族初级中学、珠海市斗门区第四中学等学校进行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引领山区教师走上提质之路,在教育特色化、教师专业化、教学信息化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

名师工作室,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教育领域出现的一个崭新的事物。名师工作室建设,是新世纪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举措,在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我们不能止步不前,希望能有更多的教师加入我们的队伍,实现共同成长!



作者简介:邓德坚,广东连山人,学历本科,1969年6月出生,广东省特级教师,初中物理正高级教师,广东省中小学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名教师培养对象;南粤十佳优秀科技教师,清远市山村优秀教师,广东省中小学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清远市中小学教师工作室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