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中国名师工作室网

学段 总站
首页>名师工作室动态

四川省推进省级名师工作室建设的行动方略

来源:日期:2022/5/11 10:20:57
分享到:



自2018 年四川省启动名师工作室以来,四川省教科院紧紧围绕“培养一个专家,带动一门学科(领域),引领一个团队,辐射一个区域,结出一批成果”的目标指向,立足“常态化、系列化、多样化”,扎实推进名师工作室各类各项研修活动,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受制于区域发展水平、专业支撑等因素的影响,四川名师工作室建设与先进地区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下面,笔者就从省域统筹组织管理角度,剖析省级名师工作室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推进省级名师工作室建设的行动方略。

一、省级名师工作室建设存在的问题

1.名师工作室领衔人的专业引领亟待加强

四川省级名师工作室领衔人队伍并非通过多年系统培训、培养和考核而组建,而是通过一定条件在现有教师队伍中直接遴选产生。 这批领衔人未接受过名师工作室建设及团队引领等方面的系统培训,未接受长期的跟踪考核评估,在专业引领能力、名师培育职责、名师工作室内涵建设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2.专家导师作用发挥缺少制度的强力保障

四川省组建了名师工作室领衔人评审遴选的专家队伍,在领衔人书面评审、现场答辩、专项培训等环节都发挥了专业作用,但在后续的名师工作室运行中,未能从制度层面保障专家团队的专业引领与指导,还需要对名师工作室发展规划、活动开展、教学主张梳理、教科研成果提炼等方面进行深入介入和全面指导。同时,我们对专家团队的管理、配置、职责、保障机制等方面还有待完善。

3.名师工作室的过程管理还需进一步完善

2018 年7 月,四川省教育厅与省财政厅联合颁发了《四川省中小学省级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建设实施办法(试行)》,对名师工作室的职责与任务、组织管理、经费管理与条件保障、绩效评价与监督检查等做了明确规定,但在名师工作室章程制定、发展规划、活动特色、课题研究、文化建设等方面,还缺乏专业引领的制度或方案设计。

4.名师工作室建设诸多问题亟待深化研究

四川是教育大省,还存在着成都教育“高峰”与凉山等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洼地”的差异。如何结合省域教育实情、教师现状进行造峰填谷,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如何强化名师工作室建设的研究思路、发展途径和行动策略;如何铸造川派名师工作室;如何建立健全名师工作室的推进机制……这些问题还需进一步完善和深化。

二、推进省级名师工作室建设的行动方略

1.强思想引领,促名师工作室汇智共识

作为一种师培新样态,名师工作室是基于破解现实问题、打破传统知识和经验传递的外驱型教师培养形式,是一种行政保障、组织助力和集群共生的团队发展研修模式。为此,我们要依靠领衔人的人格魅力、思想感召和学术号召,紧密团结一批志同道合的教师,形成群英汇聚、强强联合、智慧共享和抱团发展的师培新样态,这种师培新样态是在传承师徒制基础上的改良与创新。同时,名师工作室的核心目标就是实现教师集体成长,即通过领衔人引领成员、成员引领学员、学员引领普通教师,实现教师的集群式发展。为此,名师工作室需凝聚共识,构筑共同愿景,从“我”到“我们”,从“共通体”走向“共同体”,最终成为“共生体”。此外,名师工作室还要结合四川实际,集优质资源于一体,克难攻坚,针对基础教育面临的共识性、重难点问题进行实践探索,产出课题成果,研发优质课程资源,形成以点连线,以线带面的区域整体辐射效应,服务乡村教育振兴,促进教育教学质量。

2.强机制保障,促名师工作室高效运行

名师工作室要想高效运行,需要良好的机制保障:一要完善名师工作室建设实施办法。名师工作室启动之初,我们要系统思考名师工作室功能定位、建设目标、人员组成、职责任务、经费使用、条件保障、过程管理与评价考核等内容,并结合运行实际对名师工作室规划发展、文化建设、研修方式、资源生成、课题研究等方面进行专业指引。二要搭建链条式名师工作室组织架构。为发挥名师工作室的级层效应,我们构建起完整的名师工作室人员架构,即每个名师工作室以1位领衔人指导10位成员,每位成员带领5位学员。当然,名师工作室也可结合教育实情,在原有人员结构基础上,即每个学员再影响或带动N个普通青年教师,确保每个名师工作室有2名民族地区成员。同时,我们还可构筑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校级→县级→市级→省级”的“金字塔”结构。三要完善过程指导与成果展评。我们可结合省内外名师大家,专门组建一支省名师工作室导师团,专项负责指导名师工作室课题研究、成果凝练、风格塑造;借助省教育学会、省教科院、各师范院校等机构,利用成渝双城经济圈教师教育协同发展联盟,搭建名师工作室成果展示平台;强化年度绩效考核,以各种展评活动进行定性与定量、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综合性评价,促进名师工作室良性发展。

3.强模式创新,促名师工作室个性发展

为了促进名师工作室个性发展,我们需要创新行动:一是省级统筹,示范打板。名师工作室的活动开展,可由教师培训项目办与名师工作室共同进行活动主题策划、组织与实施,面向全省同领域(学科)教师开放名师工作室教育教学实践与学术研讨活动,强化名师工作室平台搭建与学术引领,以产出导向促名师工作室之间相互借鉴,良性竞争,以活动呈现倒逼名师工作室化被动为主动,调动内驱力。二是强强结合,联盟推进。我们可以纵横合作,组建名师工作室联盟,推进活动开展:纵向组合,即将省、市、县三级名师工作室贯通,成员强强结合,携手推出辐射区域的学科引领示范活动或主题式学术研讨;横向组合,即同一学科不同学段的省级名师工作室携手合作,确定某个主题贯通整个学段的实践与学术研讨,引领不同学段学科教师形成该学科教学的系统思维,引领学科发展。这样,纵横联盟将不同学科学段的名师工作室结合起来,产生良好的学术引领和活动辐射。三是精研课题,自主序列。名师工作室围绕领研课题,带领各成员自主活动,开展序列实践与深入探索,提升成员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四是在线研训,前沿引领。后疫情时代,名师工作室要以身作则,充分利用各种在线软件,开辟在线研讨、在线会议,研制在线优质课程资源,利用云教向省内外乡村学生输送在线优质课;同时还可利用在线平台,开展公益学术论坛,用微课堂、微课评、微讲座等形式,给偏远山区、民族地区教师呈送可口的教育养料。

4.强扶贫实效,促名师工作室辐射带动

为了增强名师工作室的引领辐射功能,我们不断加强扶贫实效:一是借名师工作室“育种”,增强造血功能。我们要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引领、辐射和示范功能,重点结合民族地区的两名成员,针对性地开展进校诊断、优质课送教等活动,通过“走进去、送出来”,培育好民族地区种子教师,增强民族地区教师队伍的“造血功能”。二是定名师工作室任务,制度保障落实。我们要重点落实名师工作室送教下乡、送培到校、教育扶贫、对薄弱区域(学校)开展支持帮扶等研训活动,针对性地开展满足民族地区乡村教师发展需求的学术研讨和教学实践指导活动。三是谋名师工作室“三个课堂”,系统建设课程资源。我们可建立领衔人对成员、成员对学员、学员对普通教师的点对点、校对校、学科对学科的在线课堂教学资源开发机制,系统研读课标、解析教材、设计教学,进行“重难点知识点的微课录制”“模拟教学录制”及“优质课堂实录制”,将这些优质课堂教学资源通过网络云平台等进行同步或异步传送,让更多中小学生享受优质课堂。(汪桂琼、胡进雨、李平平,《四川教育》)